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然而,部分三四线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却未能跟上车辆增长的步伐,许多新能源车主面临“充电难”的问题。近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面对新能源车主的“充电之痛”,龙井市正在通过政企合作模式破解基础设施困局。
新能源汽车凭借环保、节能、低使用成本等优势,近年来迅速成为消费者购车的热门选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年初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3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创历史新高。专家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00万辆左右。
“现在油价居高不下,电车每公里成本不到油车的三分之一,还有补贴政策,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十分划算。”家住延吉市、在龙井市上班的姜女士表示,近几年购买新能源车不仅减免购置税,还有地方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于是,在两年前,她果断购入一辆油电混动的新能源车,平时在自家车库充电,日常通勤成本大幅度降低。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不仅受到私家车车主的青睐,城市公交车、政务公务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车辆也纷纷加入电动化行列。龙井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车辆管理中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市新能源小型汽车注册登记和转入登记数量为300余辆。然而,随着新能源车数量的增加,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
新能源车市场蓬勃发展,九游娱乐app充电桩建设速度滞后,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和老旧小区,“充电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我是去城郊充电,又远又浪费时间。”车主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居住在老旧小区,因电力容量不足、停车位紧张等原因,没有条件安装充电桩,平日里只能在闲暇时间去城郊充电站充电。邵先生与刘先生有着同样的困扰,因为没有固定车位和车库,小区物业不让业主安装充电桩,九游娱乐app外出充电不仅费用高,路途还远。“家附近也有充电桩,但数量太少,有时候根本排不上号。”邵先生表示。
记者通过高德地图软件查找,发现龙井市共显示5处公共充电桩,市区内有两处,数量加起来有4个。以龙井市政府为中心坐标,距离两处充电站的距离分别为1.4公里、1.3公里;城郊有2处,距离市区分别为3.1公里、5.5公里;下辖乡镇只有白金边境派出所附近有1处。
记者随机来到一个位于市区冷库院内的充电站,发现院内共有3个充电设备,价格为1.5元/度。“冬天,晚上7点前可以来充电;夏天则是晚上10点前,车也可以晚上停放在院里充电。”充电站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龙井城区内老旧小区居多,电网负荷脆弱,若多个充电桩同时充电,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加之电路改造成本大、物业积极性低、责任风险难以明确,让充电桩安装成了“烫手的山芋”。此外,部分企业将为数不多的充电桩设置在地段偏远、人流少的区域,充电桩实际利用率偏低,存在快充不够快、慢充不够广、布局不够精的问题。
为此,记者咨询了龙井市多个部门,最终在市住建局获知了好消息。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该局于今年引进中保国盛(吉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该公司投入5000万元资金建设1000个充电桩,重点覆盖居民区、商业区、景区和交通枢纽等地。
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充电桩的安装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安装限制条件多,不仅需要合适的地理位置,对技术和配套设施的要求也很严格。此次,该局成功引进中保国盛(龙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旨在打造高效、便捷、绿色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
中保国盛(吉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韩冰介绍,新规划的充电桩将优先满足充电需求密集区域,如主干道、居民区、酒店、商场、医院、景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重点乡村等,九游娱乐app快、慢充相交叉分布,实现直径500米内就能找到充电桩。同时,企业还将根据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情况,在沿线建设充电桩,方便边境乡镇居民和游客充电出行。市住建局将联合电力、交通、文广旅等部门,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助力新能源车主实现“便捷充电、无忧出行”。